今年 9 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报告强调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仍旧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病,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肌梗死。
11月份听到的最痛心的事件莫过于,足球巨星迭戈-马拉多纳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去世。据媒体报道马拉多纳从昏迷到去世,仅仅坚持了12分钟,而这个过程马拉多纳只说了一句话:“我很难受”。
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的意外离世,为我们敲响警钟,也使心梗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角度来看,胸痛怀疑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就诊的主要原因。除了心电图(ECG)和临床症状,连续测量心脏肌钙蛋白(cTn)是排除或者诊断AMI的关键。
胸痛病人入院检测流程如下:
注: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ECG-心电图;UA-不稳定性心绞痛;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损伤后,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液循环,某些指标能较为特异和敏感地反映心肌损伤,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cTn对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成为诊断AMI的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
注:cTn是心肌损伤的确定标志物,是诊断AMI的首选生物学标志物。
cTn是横纹肌收缩的一种调节蛋白,是骨骼肌和心肌的结构蛋白。cTn大部分为结合型的心肌细胞细丝结构蛋白,少量(5%~8%)为游离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当心肌缺血时,在胞浆中游离的少量cTn首先迅速释放进入血液循环,随后外周血中浓度迅速升高,发病后4h内即可测得。随着缺血坏死加重,心肌肌丝缓慢而持续的降解,cTn不断释放进入血液,升高持续时间可长达2周。
一般认为,由于cTn检测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之间多不具有可比性,采用观察比较绝对值的方法只适合于特定的某一方法或特定场合。采用观察比较相对百分比的方式更有普适性,如果相邻的两次cTn检测值变化(增高或增高后降低)>20%,一般认为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损伤;如果变化<20%,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心肌细胞损伤。
cTn增高并不都是心肌梗死。cTn增高只是表明有心肌细胞病理损伤,而引起cTn增高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将可引起cTn增高的病因分为心脏疾病和非心脏疾病(肺栓塞等)两大类。
绝大多数情况下,cTn能准确反映心肌坏死,但临床医生应排除以下情况:①肌钙蛋白释放入外周循环时间窗未到,采用常规方法,一般需发病6h后;采用hs-cTn,在发病后即刻或发病后1~2h即可检测到。②肌钙蛋白释放入外周循环时间窗未到但患者已猝死。③检验试剂不可靠。④STEMI患者极早期接受血运重建,肌钙蛋白未升高。
目前临床使用的POCT检测系统,其检测敏感性如何?重复性如何?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诊断。那什么是“好”的cTn?
因此临床检测cTn至少应具备以下特质:
1、具有准确、及时的AMI诊断能力,特异性好,临床认可的敏感性;
2、早期、准确的ACS危险分层辨别能力,即高灵敏度及极低值稳定可靠的检测能力;
3、优秀的AMI诊断、病变程度、疗效及预后判断能力,即检测范围既低又宽(检验要结合临床高值的具体结果,超过检出限一定要稀释后再测);
4、进行性慢性结构性心肌损伤的判断能力,即高敏感且特异性好[1];
5、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判断能力,即稳定的检测能力;
6、试剂抗干扰能力强,试剂稳定性,效期长;
7、检测标准化;出结果快(使用肝素抗凝血浆、全血检测)[2,3]。
中检安泰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试剂(荧光免疫层析法)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产品注册证书:京械注准20192400318;试剂测定范围 0.2 ng/ml~ 50 ng/ml。加样量少,仅需 60 ul 血型/血浆或 70 ul 全血;15 min内出检测结果。中检安泰具有10年层析试剂的研发经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可适应不同体量终端需求,更好的服务终端客户,为临床提供及时且准确的判断依据。
从临床检验科的角度讲,目前在我国肌钙蛋白检测的质量上千差万别,尤其敏感性可能相差成千上万倍。若仅开展cTn检测,难免会造成临床的困惑。因此,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建议同时开展CK-MB和Myo检测,有效帮助临床诊断心肌梗死,降低漏诊率。中检安泰后续即将推出的的心肌三联检项目(cTnI、Myo、CK-MB)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选择,试剂性能优良,提高心肌梗死诊断能力的同时,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 · 文献
[1] 张真路, 周新. 高敏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 2014, 37(7):555-558.
[2]《基层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诊疗中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应用专家共识》撰写专家组,基层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诊疗中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10):753-757.
[3] 张真路. 如何面对新一代高敏感肌钙蛋白检测时代的到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 2012, 35(12):1081-1086.